佛光山開山宗長 星雲長老暢談和諧

中國國家宗教局網頁 / 2008/5/5

5月1日下午,臺灣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長老應邀率團參訪北京法源寺,並在中國佛學院以“和諧”為主題進行了講演。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一誠長老、副會長兼秘書長學誠法師、副會長明生法師在法源寺熱烈接待了星雲長老一行。

一誠長老在歡迎辭中盛讚星雲長老為實踐“人間佛教”第一人。他說,1989年3月,星雲長老率團來京訪問時,與我會已故趙朴初會長建立了深厚的法誼,此後,長老為兩岸佛教的友好交流及海峽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如:2002年,牽頭促成陝西法門寺佛指舍利赴台供奉;2003年7月,出席“海峽兩岸暨港澳佛教界為降伏‘非典’國泰民安世界和平祈福法會”;2004年,與大陸佛教界組成“中華佛教音樂展演團”,在臺灣以及港、澳、美國、加拿大等地巡演;2005年4月,參加“海峽兩岸暨港澳佛教圓桌會議”,2006年,倡議發起並出席“首屆世界佛教論壇”等。一誠長老表示,大陸佛教界願與星雲長老一道,進一步加強彼此間的交流與合作,攜手為促進兩岸的和平統一、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智慧和心力。

下午3點,星雲長老移步到中國佛學院禮堂,登上法座,以“和諧”為題開始了講演。
  
「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歷史上,可以記載的好人好事很多,就當代史來說,有兩件事情值得大書特書。第一件事情就是鄧小平先生宣導“改革開放”,我們不要小看這四個字,它將五千年的文化、經濟可以說改頭換面,現在的生活水準的提高、成長都是由改革開放而來;第二件事情就是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和諧社會”,我們也不要小看這四個字,宣導社會和諧,人民幸福、安樂,這不但為中華文化的未來開創了新的紀元,也必定會影響整個世界」。星雲長老的開場白一下子就抓住了聽眾的心弦,出語不凡,引人入勝。
  
當今中國正在宣導構建和諧社會,“和諧”是星雲長老一直關注的話題。他說,多次來大陸後,通過細心觀察,對“和諧”思想有了深深的體會。
  
星雲長老娓娓道來,從出世間法到世間法,細說、縱論“和諧”二字。從時間上撫今思懷古,從空間上暢遊五洲四海。
  
「大家知道“和尚”是什麼意思嗎?」長老指指自己的僧袍:「和尚就是‘尚和’,以和為尚,以和為貴」。

通過多年對佛經的研讀,他認為,佛教從創立初期就是追求“和諧”的宗教。佛教裏講“六和敬”與“社會和諧”理念內涵是一致的。
  
長老說,和諧不僅是一句口號,而是實實在在地存在於生活之中。有了和諧才能存在,才能發展。只要我們有心,無論身邊的人和事中,都可以認識和諧、體會和諧。穿衣搭配好了,就是和諧;吃飯,味道調得均勻,就是和諧;跳舞四肢有節律地配合,就是和諧。所以和諧是美,美就是和諧。
  
和諧是尊重、包容、忍讓。長老特別用佛法來開示。佛教是談空的宗教,雖然說四大皆空,但並不是讓人消極、憂愁,而是給人歡喜,給人希望。有了空間的存在,才有萬事萬物。他說,正是空才成就了有。給別人空間,才會有自己的存在。長老幽默風趣地以“跳探戈”為例,兩位舞者配合默契,進兩步,退兩步,有進有退,看起來才美,這就是和諧啊。
  
長老說,和諧也不是讓大家都一樣,而是同中存異,異中存同。「一不是和諧,多才是和諧」。
  
針對年輕人喜歡旅遊,長老講起了自己的觀光學。他從臺灣出發,把世界各地分出十條線路、十個層次。這裏有自然風光和諧之妙,有文化和諧之美,有風俗和諧之趣。長老說,游遍世界各地,從地理地形上看,最高的、頂級的和諧在中國。中國人最可愛,做個中國人真好。其拳拳愛國之心,不覺自然流露。
  
長老說,和諧也是一種胸懷。我們生活的世界是大家共有的,多麼美妙。陽光、空氣無私地施予我們,我們也要有同樣的心態對待他們,不求擁有、佔有,但求享有。
  
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很快過去了。有聽眾數了數,長老一口氣講了上百個和諧,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次、不同的範圍、不同的因緣,說透了和諧。
  
學誠法師主持了此次講演。他讚歎講演「深入淺出、意味無窮,樸素的言辭裏蘊含佛法至理、普應群機,平實的語氣中感化人心、耐人深思。處處彰顯出長老俯仰古今、圓融無礙的智慧,時時體現出長老胸懷天下、心包太虛的格局,流露了長老對兩岸同胞福祉和祖國早日統一的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