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佛光會紐西蘭南島協會於2025年5月31日舉辦大洋洲法寶講座,禮請佛光山旗山禪淨中心住持慧專法師主講「尋祖師之跡,行智慧之道」第一說。紐西蘭佛光山住持滿信法師、監寺覺西法師、南北島佛光人近百位及大洋洲各協會等百餘人上線聆聽弟子如何追隨祖師的慈悲與智慧。
法師從小就跟母親去各個寺廟拜拜並無特別感觸,直至機緣巧合親見星雲大師開示時讓大眾直下承擔「我是佛」,才讓法師感到佛法就在人間,也為之後的出家決定奠定了基礎。因母親及自身病情的輾轉,也讓法師深深體悟無常,爲了找尋生命的答案而拜讀了許多大師的著作,最後為報母恩而決定出家。
法師曾在雲居樓大寮服務十餘年,感悟那是真正開始修行的地方。因為大師的一句「這鍋湯,是安心,是慈悲」,讓法師覺悟洗鍋切菜不只是做事,而是服務,是修行。法師回憶有一次珍寶入地宮,當天登記過堂用餐的人數原有三千多人,後來因為知客法師的熱情招呼,用餐人潮不斷湧入,而最後有近一萬八千多人用餐。當下意識情況不妙時,不是讓情緒主導,而是想辦法解決當下的情況讓每位訪客都有食物吃。
法師分享佛陀紀念館開展期間,五天活動共需要準備60萬份便當。大師指示每個便當要有七樣菜、要像供僧一樣莊嚴好看、要讓參加活動的人感受到我們的用心。雖然知道每天12萬個便當,每個便當七樣菜,充滿挑戰,慧專法師也是直下承擔、不辱師命,讓來山大眾感受到無限的歡喜。
慧專法師指出星雲大師小時候因為戰亂經歷貧窮和苦難,在寺院學習時候也曾被人看輕,但母親的教誨「要爭氣,不要生氣」,讓大師因為苦難生出慈悲,努力變優秀。法師一開始也是為了虛榮心在爭氣,慢慢也向大師學習,為慈悲智慧而爭氣。
慧專法師透過淡定穩重的音聲、清楚精準的詞語、完整圓融的結構,講述他與大師之間的互動及自我超越的過程,大師的身教讓自己可以轉念、轉身,成為更好的修行人。現場大眾猶如親眼看到一幕幕的生活重現,深刻又感人。
住持滿信法師感謝慧專法師在百忙中抽空將這份難得的心路歷程與大眾分享,鼓勵大眾學佛是改造自己,要趁年輕把自己的問題解決。監寺覺西法師感謝慧專法師的真情分享,勉勵大眾不必追求轟轟烈烈的炸裂,而是安安靜靜地放光。要為了慈悲智慧及大眾而爭氣,將佛法智慧融入到生命中,學會轉身。
講座結束後,佛光人有感而發,南島協會分會督導曹倩分享在道場服務十多年,講起來雖輕鬆但過程並不容易。他舉例當年道場承辦ANZBYC澳紐青年會議時負責典座組,早上四點就開始煮,從早到晚,當時因覺西法師的一個提醒:「要學會轉身」,才讓他開始思考該如何實踐於生活。南島協會分會督導郭名遠表示:慧專法師的分享内容風趣不失感動,讓大衆親見大寮出祖師,在行住坐臥當中都可以修行,而非要唸經禪坐。大師倡導的人間佛教是隨手可得的。
北島協會會長顧榆齡分享:慧專法師經歷過這麼多的人事磨練後,終將星雲大師的文字般若轉化為智慧。感謝常住法師的帶領,在佛光山有團隊,有許多事情可以磨練,這種種也終將成為生命的養分,重新認識自己。
講座中紐西蘭南北島大眾皆法喜充滿,聼至動人之處數度潸然淚下。大衆感謝慧專法師的精闢演講,讓衆人對有人間佛教的實踐有更進一步的理解。